新闻纵横  

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严格互金监管 分类处置将持续加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互联网金融”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但从2014年的“促进健康发展”到今年的四大风险点之一,不难发现互联网金融行业野蛮生长下的风险累积已引起高层重视。代表委员建议,严格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建立市场预警和退出机制,完善监管体系。

风险防范是重中之重

自国内第一家P2P企业拍拍贷于2007年算起,今年已是互联网金融行业走过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金融创新、颠覆传统、监管缺位等“标签”一直与之相伴。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上任后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互联网金融对服务实体经济是有帮助的,但互联网金融也是金融,必须注意其风险。

银监会副主席曹宇表示,“任何金融创新都应该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保护投资人或借款人合法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认为,全社会必须保持对金融创新的足够敬畏,必须明确游离在监管之外的新金融业态和在监管部门间进行的监管套利都不是大家认可的创新行为,对金融经营主体在实践中创新的具体金融行为,有关部门必须迅速做出判断,是鼓励还是试点或者是禁止,对市场做出明确预期。

在互联网金融业内,不乏类似声音。在人人贷联合创始人杨一夫看来,过去一年,监管政策的落地和行业治理的持续深化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彻底结束野蛮生长。虽然整体环境和风险水平逐渐趋好,但行业仍处于风险高发期。“风险防范将是今年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治理的重中之重。”杨一夫说。

分类处置将持续加强

2016年以来,在“一行三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努力下,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逐渐清晰,行业清理整治正在进行。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两会期间介绍,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第一个阶段是排查,相关人员已经对全国互联网金融机构数量、规模、形态进行了排查,该阶段工作已经完成。目前,进入第二阶段,即清理整顿阶段。

潘功胜指出,互联网金融有不同形态,“我们会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分类处置。”在分类处置过程中,需要注意一定的策略,始终把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就P2P网贷行业而言,监管的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完成:一是明确了P2P网贷机构信息中介的本质属性,二是确立了备案管理要求,三是建立了P2P网贷资金存管机制,四是提出了强制信息披露要求。

“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银监会正在开展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行业底数初步摸清,机构异化趋势得到扭转,P2P网贷行业风险整体水平正在下降。下一步,银监会将按照坚守风险底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曹宇说。

监管部门分类处置这一做法,得到了不少代表委员的认可。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在其提案中指出,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不能“一刀切”。比如,互联网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行业,由于及时监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生重大金融风险案件。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认为,“金融业本身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但我们的监管必须分类。比如以电子商务为背景和载体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其受众和跨界广,风险隐蔽性、突发性强,传染性大。这类业务在规模小、客户少的情况下,采取适度宽松的监管,为其留有创新空间是对的;当其业务规模很大、涉及到数亿人切身利益的时候,则必须从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全国人大代表、央行长春中心支行行长张文汇建议,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传统监管以机构监管为主,面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小而散的特点,监管重点应该从机构监管逐步转向功能监管,第三方支付业务着力交易过程,P2P监管要强化信息披露,并根据办理的业务性质,分为实体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和证券投资服务平台两大类,分别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和参照私募基金的规则管理,使机构与客户之间实现信息的充分对称,防止风险。同时,应建立市场预警和退出机制。互联网金融需做好提前预警,避免机构破产清算时对市场和社会产生倒逼。各监管部门应定期对所监管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总体性评估,据此及时调整监管方向和监管强度。监管部门也要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研究,在依法监管基础上建立退出机制,避免出现更大风险。

行业洗牌料加剧

在不少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看来,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即将迎来监管“严”年,整个行业的发展脚步也将慢下来,并在重塑之后“涅槃重生”。

凡普金科旗下爱钱进CEO杨帆指出,互联网金融现在体量并不算大,但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从这个角度讲,行业洗牌之后,互联网金融业态一定会有“大块头”出来,当然这种大体量的平台不会只有一家。当然,伴随着洗牌,会产生马太效应,这里包括品牌、资源、流量的“马太效应”。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是几个“巨头”做“大生意”,会有一些中小型平台在各自细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活下来的,应该不超过几十家。可以说,从最初的几千家到最后的几十家,实现了百里挑一。”

万惠集团、PPmoney理财董事长陈宝国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脱虚向实”。未来监管政策可引导互金企业布局更多细分领域,如三农金融、消费金融、小微金融等,覆盖传统金融难以服务的人群,使金融服务触达更多用户。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根据普惠金融需求多样性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加大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量身打造个性化金融服务,细分贷款品种,提供助学、创业、养老、医疗、消费、建房、旅游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凭借互联网金融的先天优势,整个行业将向数字普惠金融方向发展,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与手段,将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降低运营成本。为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可逐步完善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对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税收优惠,建立政府主导的小微信贷担保体系,改善普惠金融风险补偿环境。(转载自:和讯网)